来宝资讯

    近年来,滥用、乱用化学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引起食用者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被广泛地重视与推行,在其中的重要环节——药剂防治中,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应用得到更多的关注。植物源农药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意义越发重要。

    1植物源农药概况

       农药按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其中生物源农药又分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等。植物源农药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类农药.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农药之一。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就有人类使用植物源农药的记载。20世纪40年代化学合成农药发展迅速,因其使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被广泛使用。植物农药逐渐被人们忽视。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及欧盟等把无公害食品生产摆到了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位置。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也逐渐重视并发展无公害食品。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有很多优点。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降解不污染环境,因而被称为无公害农药或绿色农药。植物源农药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理与常规化学农药的差别也很大。常规化学农药通常仅作用于靶标生物某一生理系统的一个或几个位点.而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复杂,通常能作用于靶标生物的多个位点.有利于延缓靶标生物的抗药性。另外,有些植物源农药还能刺激植物生长,起到生长调节作用。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中,农药使用准则:生产A级和AA级绿色食品可以使用植物源农药:生产A级食品有限制地使用化学农药,且一个生长季节只能使用1次;生产AA级绿色食品不得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因此,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后化学农药的使用将大幅下降,而植物源农药被纳人允许使用农药的范围。将逐渐成为绿色食品生产使用农药的首选。

    2植物源农药分类

       科学研究发现,大约2 400多种植物为抵御外来侵害而产生对有害生物具有抑制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其中约有1万种次生代谢物已完成了分子结构鉴定,这些天然化合物中许多种对昆虫表现出毒杀作用、拒食作用或产卵忌避作用。利用这些活性成分开发的植物源农药商品种类较多。

    2.1杀虫生物碱杀虫生物碱包括烟碱、苦参碱、百部碱、苦豆碱等,是植物源农药中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一类。高效杀虫剂吡虫啉就是仿烟碱分子结构而合成的,害虫接触该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麻痹死亡。苦参碱作为植物源农药的代表,几乎达到了作为理想农药所要求的全部标准:广谱、对天敌干扰小、对脊椎动物无明显毒性和药害、降解迅速、资源丰富,可再生等等。

    2.2柠檬素类化合物在楝科、芸香科、苦木科等植物中存在1种三萜类化合物,称为柠檬素类化合物,在防治作物病虫害方面有重要作用,典型植物有印楝、苦楝。1926-1927年特大蝗灾席卷印度西部,印楝因其良好的驱虫活性而幸免于难。科学家研究其活性物质,从印楝的叶和种子中提取印楝素。1985年在美国登记了第一个以印楝素为主要成分的商品药剂。目前我国也有0.3%印楝素EC的生产厂家。印楝素与苦参碱一样,也是植物源农药的代表种类。

    2.3苦皮藤素、鱼藤酮等苦皮藤素是从卫矛科多年生灌木苦皮藤中提取出的1种植物源杀虫剂,能防治多种害虫而对人、畜、鸟类、鱼类、蜜蜂等安全,使用后无残留,不污染环境。苦皮藤素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一系列具有二氢呋喃多元酯结构的化合物,其中活性最高的是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V。苦皮藤素Ⅳ损伤昆虫的肌细胞结构,最终麻痹昆虫:苦皮藤素V主要作用于昆虫的消化系统,破坏昆虫肠壁致其死亡。鱼藤酮主要影响昆虫的呼吸作用.降低其体内ATP水平,最终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麻痹而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0.2%和1.0%苦皮藤EC,2.5%鱼藤酮EC等。

      3植物源农药应用情况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植物源农药包括以下种类。

      苦参碱:单剂有O.2%、0.26%、0.3%、0.36%、

      0.5%AS,0.3%EW,0.36%、0.38%、1.0%SLX,0.3%EC,0.38%、1.1%DP;复配制剂有1.0%苦参碱·印楝素EC.0.2%苦参碱AS+I.8%鱼藤酮EC桶混剂,0.5%、0.6%、1.1%、1.2%苦参碱·烟碱AS,0.6%苦参碱·小檗碱AS。可用于防治蔬菜地小地老虎,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韭菜韭蛆,黄瓜叶螨、蚜虫,茶树茶毛虫、茶尺蠖,烟草烟青虫、烟蚜,小麦与谷子黏虫,棉花叶螨,柑橘树矢尖蚧,梨树黑星病,苹果树叶螨、黄蚜以及苹果轮纹病。

       氧化苦参碱:单剂有O.1%AS;复配制剂有O.5%、O.6%氧化苦参碱·补骨内酯AS。可分别用于防治花卉蚜虫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

       烟碱:单剂为10%EC;复配制剂有0.84%、1.3%马钱子碱·烟碱AS,2.7%莨菪碱·烟碱SC,27.5%烟碱·油酸EC。10%除虫菊素·烟碱EC。9%辣椒碱·烟碱ME。15%蓖麻油酸·烟碱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柑橘树矢尖蚧,小麦蚜虫、黏虫,苹果树黄蚜,黄瓜叶螨、蚜虫,菜豆蚜虫,棉花棉铃虫、蚜虫,烟草烟青虫,芥菜蚜虫。

        鱼藤酮:单剂有2.5%、4.0%、7.5%EC;复配制剂有5%除虫菊素·鱼藤酮EC。可分别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柑橘树矢尖蚧。棉花棉铃虫。

       闹羊花素Ⅲ:O.1%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血根碱:1.O%WP。可用于防治菜豆蚜虫、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梨树梨木虱和苹果树二斑叶螨、蚜虫。

       桉叶素:5%SLX。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

       大蒜素:0.05%EW。可用于防治黄瓜、枸杞白粉病。

       苦皮藤素:1%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蛇床子素:0.4%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和茶树茶尺蠖。

      丁子香酚:单剂为0.3%SLX:复配制剂为2.1%丁子香酚·香芹酚AS。可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

      香芹酚:5%丙烯酸·香芹酚AS。可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水稻稻瘟病。

    藜芦碱:0.5%SLX。可用于防治棉花棉铃虫、棉蚜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楝素:O.5%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

    印楝素:O.3%、0.5%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除虫菊素:5%、6%EC。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

    茴蒿素:0.65%AS。可用于防治苹果树尺蠖、蚜虫和蔬菜菜青虫、蚜虫。

 百部碱:1.1%百部碱·楝素·烟碱EC。可用于防治菜豆斑潜蝇,茶树小绿叶蝉和十字花科蔬菜蚜虫、菜青虫、小菜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