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
1.血细胞沉降率 大多数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尤其是在急性期。
2.血红蛋白含量 略低于正常,晚期病例则可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大多在8~10g之间。
3.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 典型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出现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阳性,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
4.免疫球蛋白检查(IgM,IgG) 大约70%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出现IgM异常,IgG多为阳性。
5.关节液检查 在受损关节中抽出的关节液多混浊,但无细菌,关节液的黏滞度较正常为低。镜检下显示关节液内无结晶物。
近年来提出了对RA诊断具有高特异性的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系统,包括AKA、APF、AFA、抗CCP抗体,并认为抗 Sa抗体亦属于此系统,也有人称他们为RA早期诊断抗体谱,这些抗体对早期RA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现介绍如下:
①抗角质蛋白抗体(AKA):以Wistar大鼠的食管中段角质层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质层有板层状或线状荧光沉积为阳性。AKA对早期RA的诊断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32%。
②抗核周因子(APF):Nienhucis等以颊黏膜细胞作底物测ANA时,发现在核周围有大小不等的圆形颗粒,称为APF。现已证明APF对早期RA的诊断特异性为91.4%,敏感性为35.2%。
由于AKA 和APF的抗原的特殊性(人颊黏膜上皮细胞和大鼠食道中段角质层),以及检测方法(IIF)不易标准化,使检测常规化和普及有一定难度。
③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近来发现AKA 与APF的真正靶抗原是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现可用基因技术合成抗原聚角蛋白微丝蛋白,并通过免疫印迹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FA。证明AFA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36.3%,特异性为93.4%。 AFA、AKA 及APF三者的靶抗原虽然都是聚角蛋白微丝蛋白,但三者检查结果并不完全重叠,三项临床检测可互相补充,提高RA的诊断率。
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在研究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同时发现瓜氨酸是AFA识别聚角蛋白微丝蛋白表位的组成成分,由此建立了以人工合成CCP为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检测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曾小峰等报道,294例RA病人中,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47%,特异性为97%,国内外均有报道抗CCP抗体在早期RA时即可出现,它将成为诊断RA的标记抗体。
⑤抗Sa抗体: 从人胎盘提取Sa抗原,用免疫印迹或ELISA法检测抗Sa抗体。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43%,特异性为98%。由于该抗体在RA的早期可以测出,且其滴度随疾病活动性消长。因此,除作为早期诊断外,还可以作为RA活动的监测指标。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于X线平片上可以发现以下改变:
(1)软组织肿胀:显示关节囊阴影增大。
(2)关节间隙变窄:由于软骨受累及缺损所致。
(3)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显示关节周围骨质中的骨小梁减少、萎缩及变细。
2.其他影像学检查 CT及MRI成像技术可酌情选用,尤其是对早期病例。